2016年3月30日,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国内磁悬浮技术领域的权威专家、国家863磁浮重大专项专家组副组长、北京控股磁浮交通研究中心总设计师常文森教授,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国防科技大学磁浮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李杰教授来我司进行了关于磁浮控制方面的技术指导。
作为我国最早开展磁浮交通研制的单位之一,国防科大从上世纪80年代起便围绕磁浮交通的核心关键技术开展科技攻关,相继突破了悬浮导向控制、转向架等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并实现了关键装备的全部国产化,形成了中低速磁浮交通技术工程化能力,为发展我国中低速磁浮交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1989年国防科技大学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小型磁悬浮原理样车,到该技术获得国家领导人的关注和支持,以及后来在相关单位的共同推动下,先后建立了唐山磁悬浮试验线、国防科技大学磁悬浮试验线、同济大学试验线,五代试验用车,再到现在的长沙磁悬浮运营线路建设、北京S1的线路,表明我国中低速磁浮交通系统具备工程化、产业化实施能力,其综合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将成为世界上继日本之后拥有中低速磁浮交通运营线路的国家。
而常教授在近30年的时间始终致力于钻研自主知识产权的磁悬浮技术。作为国内磁悬浮技术领域的权威专家,常教授也期盼着中低速磁悬浮能够尽早产业化。
李杰教授在报告中则着重介绍了现在中低速磁悬浮的技术原理和技术现状,以及国防科技大学下一步关于研制中速、高速磁悬浮的考虑和计划。
对于我司发展跨海悬浮隧道真空列车技术常教授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和鼓励。希望我们能够集合国内领先技术水平,建造出世界上第一条投入运营的跨海悬浮隧道真空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