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海洋强国战略与hyperloop分享沙龙在中关村创业大街顺利落下帷幕。
此前,在中共十八大的报告上指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首次把海洋强国战略定为国家战略,而我们所做的海底真空列车跨海通道项目正涉及这一领域。
此次会议特别邀请了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环渤海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山东省软科学、省社科规划重点研究基地鲁东大学环渤海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良忠及中科院力学所副研究员黄国君出席并做精彩发言。
刘院长在本次会议中为大家带来了关于《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究的最新进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已建跨海通道126条,其中海底隧道38条,中国有7条,可见跨海通道建造技术已经较为成熟,而在自然地理条件相对比较优越的渤海海峡建造跨海通道的可行性更是不言而喻。
山东省软科学、省社科规划重点研究基地鲁东大学环渤海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刘良忠
海底真空列车跨海通道建设以阿基米德桥(水下悬浮隧道)和真空磁悬浮列车技术为核心。众所周知,阿基米德桥是由中科院力学所提出并研究的,此次黄老师详细介绍了阿基米德桥的基本结构、研究进展和主要研究成果。阿基米德桥从结构上可分为锚固式和浮筒支撑式。相对于常规桥梁、浮桥、沉管隧道、地下隧道而言,阿基米德桥利用浮力简化支撑,降低支撑系统造价,且单位长度造价不随跨度增加而增加。同时不仅不会影响水面交通,且不会破坏周围环境,受台风的影响较小,受地震的影响更为间接。相对于陆地,阿基米德桥需要考虑较为特殊的情况,比如水动力特性、波流载荷、地震激励、流固耦合等问题。除用作交通设施外,还可以用作观光,流冰控制和港湾连接等。目前已完成建立了地震响应的动力学实验室、算法及数值分析平台。
中科院力学所副研究员 黄国君
锚固式
浮筒支撑式
九州动脉CTO梁虎除了带来国外hyperloop的最新进展外更首次披露了公司试验线的部分技术方案,该项目采用自平衡式阿基米德浮桥和阶段式驱动方案,在保证其稳定性的同时可实现最轻量化的车辆设计,大幅降低了建设成本。
九州动脉CTO 梁虎 ↑
九州动脉董事长 刘子忠 ↑
最后,九州动脉董事长刘子忠进一步介绍了真空管道运输技术在跨海通道中的作用与构想。跨海通道的建设不仅能有效解决日益增长的跨海运输需求,而且可以加快经济发展,拉动内需,增加国家综合力,无论从国防、政治、还是经济等方面都将产生重大影响。在此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并参与进来,多一份挑战未来的勇气,万事皆有可能实现。